网站首页--新闻动态
水稻是什么时候进行育苗的?苗期时该如何管理?
发布时间:2021-03-26
不同地区的水稻育秧时间略有差异,主要还是气候和节气的原因。相对来讲,黑龙江垦区的育秧时间以及准备时间是早的。通常情况下,在2月末-3月初的阶段就已经开始了扣大棚的工作。大概在4月初-4月中旬的阶段,就是大棚水稻育秧的高峰期,之后直至5月中下旬的阶段就是大棚育秧管理的关键时期了。 黑龙江地区的气候比较严苛,有效积温少、日平均气温低、无霜期短,水稻种植根据不同的区域可以选择10-13片叶的品种,大部分是以11-12片叶的中早熟品种为主。所以,黑龙江地区水稻种植期间的大棚育秧要比其他地区早一些。在扣棚结束之后,就是备苗床土、平床以及浸种催芽的工作了。首先,播种之前的一个工作室浸种催芽。 水稻浸种催芽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现在都是购买现成的商品种子,农户不需要自己进行选中的工作,只需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就可以了。都是采取商品种衣剂进行包衣,主要的目的就是、消毒、防治恶苗病。包衣之后需要把种子放在阴凉处阴干,保证种衣剂在种子表面形成稳固的药剂固化层。否则的话浸种的时候就会出现严重的掉色情况而影响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苗期的管理主要是出苗处理、浇水、通风和防病这几大项重点工作。一般来讲,水稻芽种播种之后在大棚内经过7天左右的时间就能立针出苗。如果日平均温度低、长期低温寡照的话,出苗时间可能会延长至7-10天左右。所以,播种之后需要不定期的在棚内观察芽种的萌发情况,看看是否出现底水不足、表层盖种土顶盖等情况。如果底水不足,就会影响芽种的萌发进度。所以,在底水不足的时候,可以揭膜浇一次透水,可以有效的加快芽种的萌发速度。但是,浇水之后需要再次覆盖底膜或者无纺布,主要目的还是保温、减少苗床底水的散失;如果表层盖种土干旱形成硬块呢?就需要及时的敲碎顶盖,减少种子萌发之后上部种芽的萌发阻力,也可以揭膜浇水滋开顶盖,也能加快芽种的萌发速度。 在齐苗之后,就是温度、水分、防病的关键阶段了。尤其是2.5叶期,也就是离乳期,是控制秧苗徒长、根系生长、防治立枯病的关键阶段。出苗之后,需要坚持通风,控制棚内温度在25度左右,尽量避免温度超过27度的情况发生。否则的话就会出现秧苗徒长而影响到秧苗素质; 浇水呢?避免勤浇、多浇,如果苗床长期保持湿润的话,不仅仅会造成秧苗的徒长,也会增加秧苗染病的几率,非常不利于苗床的管理。可以根据“床土是否发白、早晚夜间心叶是否吐水、叶尖是否卷曲”这几个标准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 还有一个要点就是防病了。在坚持通风、“三看浇水”的综合管理条件下,可以大大的降低水稻秧苗感病的几率。但是,由于此时已经出苗接近15天的时间,床土中的养分损失比较大。还是通过撒施壮秧剂、撒施调酸剂的方式对苗床进行调酸,把苗床的PH值控制在4.5-5.5左右。 基本上这就是黑龙江地区水稻育秧的几项重点工作。除此之外还有稀播、旱育等几项工作也是需要注意的。
桦川米业公司,民志有机米,佳木斯米业公司